
1927年的营口总商会,会长郝殿卿

上个世纪初的营口总商会旧址
李志远
郝殿卿,字相臣(1870-1957年),号道久,汉族。清同治九年出生于直隶省乐亭县胡各庄一个乡宦望族家庭(郝家大院)。郝殿卿少年时期受过良好的旧式教育,知书达理,心地善良,热心公益事业。成年后他在京津一带经商,积累了丰富的从商经验和创业才干。
原来的郝家大院,坐落于胡各庄福音堂以南、南店子之北。因分为仁、义、礼、智、信五堂,故当地人总称郝家大院为“五堂里”。 郝殿卿为胡各庄郝家大院信德堂后起之秀。在其青年时期,信德堂衰败,郝殿卿家贫如洗,生活拮据,绝境逼得他不得不另谋生路。当时胡各庄郝家信德堂有一女性,嫁给了乐亭县石各庄号称“京东第一家”的刘家。20世纪初,郝殿卿靠着这种亲威关系,到当时营口刘炬的“厚发合”谋得一份差事。
发挥聪明才智 终成商界精英
1901年,刘炬投资十万两白银于营口东大街创办“厚发合”油坊兼银炉,聘请郝殿卿为经理。当时油坊拥有铁碾2个、螺丝压机 60盘、锅炉2台、工人60 人。1916年产量为豆饼45万片、豆油2万担。郝殿卿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干出了名堂,使以“厚发合”为代表的河北帮成为营口三大商帮之一。
1913年,郝殿卿升任商务总会坐办。1920年,他被选为营口总商会第五届副会长,并担任1924年第六届、1928年第七届的总商会会长。
在鲁商李序园担任商务会长期间,郝殿卿因得罪了日本人而被拘押,需要100家铺保才能保释。李翰三的大女儿是郝殿卿的儿媳,作为亲家,李翰三立即出面利用自己人缘好、朋友多的优势,千方百计帮忙疏通关系,凑齐了100家铺保。最后到李序园家请商会会长签字盖章这才将郝殿卿保释出来。
1919年夏末,应营口“厚发合”油坊经理郝殿卿邀请,唐山首创警世戏社40余人出关到营口,给营口观众带来了赏心悦目的唐山落子。成兆才率警世戏社落脚在爱国(永大)茶园,月明珠、金开芳等演出《花为媒》《桃花庵》等剧目,与在小红楼演出的李子祥共和班对台开锣。
清末民初以来,刘家商业的重心已转向东北。由于资本的日益雄厚,便在钱粮两业上大作投机生意。在军阀混战中,刘家参与了奉票的买卖,使奉票大为贬值。为此,1916年东北王张作霖以稳定金融秩序为名,逮捕了长春“益发合”钱庄经理韩向南,但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刘家并没有引以为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刘家又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买空东北大豆,运往欧洲谋取暴利。这种行为就在经济上与张作霖发生了利害冲突。张作霖深感刘家在经济上对自己产生威胁,就在他想方设法制裁刘家的时候,正巧刘家“北七堂”在营口开设的“厚发合”银号因倒卖俄国羌贴赔了巨款,净欠东三省官银号现大洋300多万元,张作霖便以此为借口,于民国九年(1920年)采取暴力手段查封了刘家在东三省的所有商号。此案共查封刘家“发”字号企业60余家,除建在满铁附属地以内的商号外,刘家在东北其余的商号,包括营口的三家商号无一幸免。
1922年3月,营口“厚发合”、“英发和”宣告歇业。
1922年8月8日,张作霖以“张三畲堂”名义招股“厚发合”商号,当时有资金30万两白银,更名为“厚发合毓记”,生产饼油兼经营银炉业,由于有张作霖的参与,“毓记”声名显赫。经理郝殿卿发挥了他的经商才干,企业经营范围逐年扩大,由单一的榨油业发展成兼容金融、货物代购代销和堆栈业,逐步左右了营口工商业的大局。
郝殿卿对开拓营口商埠、振兴工商业起到了推动作用,深受工商业界人士的拥戴信任。
1923 年,根据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关于在奉天省的奉天、营口、安东(丹东)、锦州,吉林省的吉林、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试行市政的指令,开始实施市政体制。营口市政公所奉命于11月成立,地址在天后宫街。该所由辽沈道尹督办、商埠警察厅长和营口县长会办。该所内设秘书长、总务科、工程科、财务科、教育科和卫生科。下辖原营口商埠内的一、二、三、四、五各区,附设市政收捐处、救济院、医院、卫生队、屠兽场、公园、图书馆及8所小学校。另设民意机关市政委员会,有市政委员15人,定期讨论市政范国内应兴应革事宜。市政委员由遴选的营口著名士绅组成,如郝殿卿、李序园等。
1923年9月,营口练军营营长鲍育才与郝殿卿、庄丽云等合资购买轮船一只,命名“毓大”,成立毓大轮船公司。
出任总商会会长 振兴营口商业
郝殿卿在任营口总商会会长期间,为开拓营口商务,振兴营口商业,维护工商业主的利益贡献了重要力量。1924年3月15日,曾以营口总商会会长的名义致函营口县知事陈文学:“请减捐税、控济资金,以助工业。”他在公文中说,“提倡实业、振兴工艺,为本会应尽之要务。各工厂会议,谓困难情形甚多。如捐税重叠、金融滞塞,是最难解决之问题。既蒙省宪征集于前,县长鼓吹于后,是次本会故放披沥言之。但营埠各工厂,惟业油坊者为大宗,资本充足,营业尚不因难。其它织布、织带、织袜、火柴、肥皂、铁钉、罗底、印刷以及铁工厂数百家,表面似乎兴盛,其内容多属困难。因资本薄弱,银行号不能接济。再,税捐重叠,售品无利可图,虽人人心理希望发达扩充,而实际上毫无援助之良法。如能请求省宪体恤工业困难,饬银行号设法接济,使工厂产业、机器、原料可做押款或信用借款,俾金融可以活动,再将捐税稍为减轻,营口一埠,如能将机器捐酌核恤免,稍轻负担,金融再能活动,则工业前途发展扩充,似乎觉易。”这就是郝殿卿针对“营口县公署对营口工业究应如何发展、规划扩充具体办法”提出的意见和具体办法。
1927年初,营口地区钱法毛荒,各油坊工人于3月19日一律罢工,要求增薪。营埠东永茂等16家油坊恳请总商会设法解决,以维持商业正常营业。
郝殿卿立即召开董事会,邀请各油坊执事、工人代表等到场,兼公议决,按照工人原有工资每一元增加五角,按当时物价比例甚为公允。这项解决办法双方均已认可。他恐有不肖之徒,从中再为蛊惑,为防未然起见,曾致函瞥察厅转饬各署对于管界内各油坊之工人善为劝导,消隐患于无形之中,以保证工人复工。
成立营口红卍字分会 投身公益事业
1926年秋,中国红卍字会北京总会负责人程妙因来营组建中国红卍字会营口分会。郝殿卿大力赞助并与大通轮船公司董事长、营口总商会副会长王季良、福海精盐公司经理夏绍奇、贤达士绅迟世夫等人于1927年春成立营口红卍字会分会,郝殿卿被选为会长。他以会员捐献的会费买下东商会办公处房屋(原市公安局大楼北)作为办公处,开展会务活动。他又捐献巨款,在会址办公处的空地上修建了二层砖石结构的楼房一幢。
1928年春,二层砖楼建成,在楼内开设医药诊所。诊所分中、西医诊室,西医诊疗后于诊室处置;中医诊脉后到市咸春堂中药房取药,药费由红卍字会结算。
郝殿卿担任红卍字会会长期间,对贫困死者施舍棺材。他还组织掩埋队,把暴露在原野、路旁、乱尸冈里的尸骨掩埋起来。
1928年春,他成立私立营口红卍字会慈惠两级小学校,招收家境贫困无钱读书的平民子弟免费人学,并提供书、笔、纸、砚等学习用品。每年春季招生50人,全校一年至六年级共6个班。从1928年成立到1948年停办,办学20年共招收学生1000多人。他很重视国学,规定从一年级起到六年级止,除了讲授当时教育部门规定的教科书外,还要讲授《幼学琼林》《论语》《孟子》和《古文观止》 中的名篇。
郝殿卿还投资沈阳鹿鸣春饭店。鹿鸣春饭店始建于1929年,坐落在沈阳市和平区南市场(今和平区十一纬路 40号),是一家历史悠久、中外闻名的餐饮老店。鹿鸣春饭店的创办人名叫王星垣,系辽宁省绥中县小庄子村人,原是洞庭春饭店的堂头(相当于大堂经理)。王星垣在洞庭春饭店老板吉谦阶的支持下,由冯子和、郝殿卿、王纪文等人入股(冯子和的股权最大),投资现洋42000元,于1929年租下资本家左叙伦在奉天的一幢楼房开办了鹿鸣春饭店。
1930年4月,郝殿卿参与创办辽营纺织厂。“王翰生、李子初、孙辛堂、藏子耕、高吉先、郝殿卿、李序园及其他数人发起纺织工厂,资本二百万元初交二分之一,定名辽营纺织厂,厂址:旧市街青堆子与生生火柴会社比邻,股东名簿制定。”
郝殿卿发家后,衣锦还乡,在胡各庄购地建房。他在大街路南购得宅基地近百亩,建造了2套宅院,每套宅院阔5间,并有外宅。每个宅院有临街围房、堂屋和厢房。日军侵占中国时期,其宅院曾被日伪占用作为据点,在西院建有炮楼。
日本投降后,炮楼被拆毁。东院曾作为滦县五区、胡各庄区政府、胡各庄工委的办公用房;西院曾作为信用联社办公地点。两个大院均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损毁。
东北沦陷后 颠沛流离谋生
1931年“九一八”事变。9月19日,日军侵占营口后,日本关东军总部任命岩田文卫中佐为营口地方军政长官。岩田文卫随即以“营口军政官”的名义召集营口各机关首脑会议。营口县长杨晋源、 警察局长白铭镇、商务会长郝殿卿等参加了会议。会上,岩田文卫命令:在营口的中国各机关必须同奉天政府断绝一切来往;日本驻营口领事馆要向附属地外重要的中国机关配备警务署署员、地方事务所所员、日本银行行员及通讯员,以监督指导其业务;以营口警务署署长为主担任附属地的警备任务;有碍日本统治的集会或报纸、杂志、文选等一律禁止;可供军需之民间所有各种物资禁止外运;没收武器弹药及其它危险物资。
岩田文卫指令:营口各机关首脑要“各安职守”“听候日军指挥”。他命令营口县长杨晋源张贴事先印刷好的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的“安民告示”,并发布通知,要求各机关照常办理民政事务,令商埠瞥察局长白铭镇继续维持社会秋序。日军同时威胁:“如有对我军采取轻蔑或敌对行为者,必将以武力解决……如有造谣滋事者,严惩不贷”、“凡做出逃难或停业者,要尽速归还,开始营业”。
“九一八”事变后,营口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尤其是劳动人民生活更是苦楚难言。严冬到来,北风呼啸,近河结冰,靠辽河吃饭和出卖劳动力生活的穷人失去了生计的来源。郝殿卿个人和红卍字会员捐献了钱粮,并在社会上募化钱粮,每年封河期的11月到第二年3月开设粥厂,募化钱粮充足的年月,每日早晚施粥两顿;募化钱粮不足的年月,每日就早间施粥一次。1937年(伪康德四年),日本帝国主义施行“七·二五”停价政策,采取粮油日用品配给制度,营口红卍字会被迫停办施粥业务。
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侵路者对“厚发合毓记”系张作霖以“张三畲堂”名义投资开设的商号非常反感,在经商办厂事项上不断排挤和打击。1932年8月,伪满中央政府派员接收“厚发合毓记”和毓大轮船公司。郝殿卿将“厚发合”商号停业,个人过着逃避生活,有时在营口、有时去外地。1945年祖国光复后,郝殿卿迁到天津市沈阳道春新里定居。郝殿卿晚年住在北京女儿家,1957年故于北京。后拉棺木回胡各庄,葬于郝家祖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