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进的播种育苗方式,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

看护苗床运输。

新型农机现身农耕队伍。

农工忙碌的身影是大棚里的风景。

韩秋香(右二)送技术到田间。
本报记者 仲属宁 文/摄
引言
春回大地,农事正忙。
进入4月中旬,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全市水稻育苗工作陆续展开。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设施农业大棚等企业、农户开足马力,抢抓农时,积极投入到水稻育苗、农资储备、农机检修等工作,我市春耕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春有约,花不误。
近期,抢抓农时,高质量推进春耕备耕工作,成为我市农村决胜之年夺全胜的生动实践。
近日,记者深入一线,持续关注农业生产,实地采访种子催芽、春播育苗、农资储备及农机检修等情况。
催芽育苗完成 高科技助力春播
3月27日,一股冷空气来袭,营口气温一度降至零下。外面寒风料峭,辽宁营口鹏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良种繁育场的智能化浸种催芽车间内却空气湿润,温暖如春。10个浸种池里,5000多个网袋包装后的20多万斤稻种整齐码放在催芽池内。繁育场经理田宏军说:“我们这个智能化浸种催芽设备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动控温、供氧且24小时数据监控。”
田宏军介绍,该系统包含2个大型柴油加热锅炉、4个蓄水池、10个浸种池、10个小型控温调节锅炉以及自动供水、供氧、监控等设备,“每个浸种池内都装有8个测温器,实时监测池内水温。系统会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加热或降温,使水温保持恒温。”
经过温水浸泡的稻种都穿着红色的外衣。田宏军说:“这是因为技术人员在种子表面包裹了预防病虫害的包衣剂,相当于为稻种穿上了‘护甲’,加之溶入水中的杀虫剂和杀菌剂,相当于对稻种进行了双重保护,从根本上使水稻在苗期不被恶苗病和干线线虫病侵染。”
据介绍,该繁育场2011年引进这套技术设备,并于2019年完成改造升级。这套先进的育种设备不仅保障了集团米业公司的稻种供应,也为周边种植大户提供了便利。公司积极开展便农惠农服务,惠及营口及海城地区农户,为3万多亩水田提供优质稻种。
今年,营口本地种粮大户金富华在繁育场委托浸种催芽1.45万斤稻种。他高兴地说:“比自己干省时省力多了。以前,我们种植户自己浸种,一般用大缸或者挖坑铺塑料布的方式作业,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这样做不仅难以保证水温恒定,还不能催芽。直接播种育苗,出苗不齐,也容易发生病虫害。”
田宏军告诉记者,繁育场浸种催芽的科技含量高、质量好,但每斤委托价才0.4元,而且包含正规厂家的浸种药,比种植户自己浸种划算得多,另外,繁育场可以供应大批量出芽整齐划一的稻种,更适合种植大户集中作业,便于后期苗期管理,从而为接下来的插秧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月3日上午,营口鹏昊米业有限公司下属水田中队的种植农户将一盘盘稻种放置到温室大棚的育苗床上。35天后,这些稻种宝宝将以崭新的姿容进入水田。
规模育秧普及 半自动化促春播提速
4月9日,大石桥市旗口镇前会村一户家庭农场里,水稻育苗工作正进入高峰期。
从场院中央开始,一盘盘选好土的筛床经过喷淋、撒种、覆土、运输,到达覆膜大棚的地头。农工将一盘盘水稻育苗床装到铺设“铁轨道”的小车上,操作工一按遥控器,小车自动运输育苗床到达大棚另一端,那边的农工快速将小托盘码放到平整好的土地上。成规模的育苗床黑黝黝一片,整齐壮观。
村民朱德俊是育苗大军的组织者,他说:“现在农忙,家家户户的劳动力差不多都出来了,抢农时这段时间,一家两口人每天能赚300元。农忙对农业生产是黄金时间,对于农户来说,也是最赚钱的好时机。这个月忙完,下个月开始进入插秧期,农活也不少,村里的劳动力都闲不着。”
村民陶艳侠说:“我家也有几亩地,现在都让家庭农场代管了,收益可以,关键是不用操心。”
在家庭农场工作的全国劳动模范王爱凤说:“现在规模种植越来越受百姓欢迎。规模种植管理好、收益高,农场除了种植1000多亩自己的水田,还负责代管周边农户的1000多亩水田。规模化种植让农场的种田大户有赚头,让农户能尝到甜头,实现了生产经营上的双赢。”
全国人大代表、营口市农业农村局综合发展服务中心正高级农艺师韩秋香告诉记者:“农谚说‘最晚不插6月秧’,水稻最早插秧是5月初,所以插秧时间只有一个月。各育秧企业和农户基本在4月中旬就要完成播种育秧工作。”
据了解,今年我市水稻育苗工作从3月26日开始,截至昨天,全市水稻育苗工作已全部结束。从市农业农村局初步统计情况看,今年我市水稻育苗面积为6596亩,可满足我市及周边县(市)、区76万亩水田插秧需求。
粮食种植意向稳定 农资供应充足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相关统计数据了解到,今年,省下达我市粮食种植面积任务为139万亩,大豆种植面积任务为4.07万亩,粮食产量任务为15亿斤。经初步调查,预计今年粮食种植意向为139.65万亩,基本保持稳定。
此外,今年我市早谋划、早动手,实现农资供应充足。据统计调度,全市春耕备耕农资需求量共计15.9万吨,目前备实16万吨,备实率为101%,下摆入户14.9万吨,入户率94%。各类农资准备充足,备实下摆均快于往年,能够有效保障我市春耕备耕需求量。
水稻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今年,我市优质水稻种植意向稳定。根据优质稻制繁种企业订单量估算,今年优质稻种植面积可达30万亩,约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48%,同比持平。主要优质稻品种有稻源16、营春粳6号、稻源香久(6万亩)等品种。
今年春季,气象条件总体有利春耕生产。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2025年春季(3—5月)全市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2成,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5℃;透雨日期及春播期的各界限温度出现日期都有所提前,今年春耕气象条件总体有利。
农业部门多措并举 保春耕有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我市春耕工作早于往年。为贯彻落实好2025年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保障全市粮食安全。市农业农村局创新工作方式,调动整合全系统力量,成立了粮食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统筹推进粮食安全各项工作,及时调度种植意向及农资备实、下摆等情况。
同时,我市还按照省下达的粮食大豆油料生产目标,参考去年统计部门粮食播种面积,及时调度种植意向,科学合理将2025年粮食大豆油料播种面积、产量生产目标分解至各县(市)区,将播种面积落实到村、到户、到田,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9万亩以上,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市农业农村局在引导农户抢抓农时的同时,强化市场监管,保障农资安全,以种子、农药、化肥为重点,深入开展春季农资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强化联合执法常态化机制,严厉查处各类涉种违法行为,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全地区累计出动执法车辆40台次,执法人员150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240余户、农药生产企业5家、种子公司13家、肥料生产企业4家。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耕期间,全市预计出动农机具1.5万台套,目前已指导农机检修保养1.38万余台套,出动农机执法人员130余人次,检查各类农机450余台套,确保农机具安全高效运行。”另据了解,市、县(市)两级农机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推广农机购置补贴手机APP网上申办,缩短申办流程,提升购机者申领补贴便捷性和满意度。
杏花春雨季,农耕正当时。绿意渐浓的路上,蒲公英盛开黄色的小花,如点点繁星铺展在草地上煞是好看。忙于春耕的农人无暇欣赏春景,在他们眼中,稻苗的清绿和菜花的芬芳才是最美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