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
插图:夏立新
新途旅游公司准备开辟美丽乡村游线路,负责市场策划的沈丰多方收集着省内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
说来也巧,这天早上,辽宁卫视播放了辽南黄丫口风景区的短片,沈丰目不转睛地看着。伴随着优美的主题宣传歌曲,旖旎的风光像一幅幅山水画掠过屏幕——薄雾在山间缭绕;美丽的蝴蝶在杜鹃花间翩翩起舞;千年古松刚劲挺拔;小河绕过山脚下的村庄……只有五六分钟的宣传短片让沈丰确信,黄丫口是一个天赐的考察景点。
黄丫口的名字沈丰并不陌生,这是家乡D城的一个小山村,距离城区近百里。虽然沈丰没有去过,但读高中时班里有个女同学的家就在黄丫口村,这个同学叫洪霞。洪霞长得清纯可人,学习成绩在学年组里也是数得上的。洪霞内向、恬静,很少和男同学说笑,男同学都叫她“冷美人”。有一次,几个男同学与沈丰搞恶作剧,沈丰鬼使神差地把写着“我爱你”的小纸条塞给了洪霞。没想到,“小纸条”掀起了大波澜。洪霞把纸条交给了老师,沈丰等到的自然是老师的严厉训斥。一时间“小纸条”成了全校最热门的话题,整得沈丰好一阵子不敢直面同学,从此他发誓和洪霞老死不相往来。高考结束,即将各奔东西的同学们彼此留着联系方式,沈丰却没找洪霞要电话号码。
想起当年,沈丰感到懊悔和可笑。
这次去黄丫口,沈丰心里纠结——去不去看洪霞?见吧,心里有挥之不去的阴影,不见吧,日后同学们知道了肯定会被“口诛笔伐”。又想到,自己去黄丫口考察与洪霞没有任何关系,不管怎么说看看老同学的过程还是要有的,毕竟同窗几载。于是他通过同学要来了洪霞的电话号码,同时也了解到她的一些近况。洪霞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毅然回到家乡,贷款发展香菇生产,现在成了村里乃至全镇的产业带头人。沈丰不禁暗自叹道:洪霞,了不起!
内心若是阳光明媚,生活自然会春暖花开。沈丰下定决心要用真诚去黄丫口寻找和发现山村独特的自然美。于是他拨通了洪霞的电话,并自报家门,说明了此行的目的。电话里传来洪霞甜美的声音,“好啊!好啊!欢迎光临,我在村里等着你!”
洪霞接完沈丰的电话,也想起了读高中时“小纸条”惹的事儿。当年洪霞把纸条交给老师就后悔了,她也责怪自己的任性和小题大做的处理方式。她想这次见到沈丰一定要找个机会为当年的事儿道个歉。
第二天一早,沈丰独自驾车驶向黄丫口。
“您已到达目的地,本次导航结束!”随着导航的提示音,沈丰的车停在了黄丫口村委会门前。在他四下打量的时候,一个穿着蓝色制服、头扎着马尾、个头细挑的女子迎面走来,沈丰一眼就认出她是洪霞。尽管多年不见,但洪霞除了个头略高了一些和脸黑了些以外,其他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
微笑是世界上最和谐的语言。沈丰为把此次见面搞得轻松一点,他微笑着,早早伸出右手。当两个人的手握在一起时,沈丰说:“你还是和当年一样,那么美!”
“因为这里的山美水美!”洪霞银铃般的笑声十分自然。
沈丰看着村委会院子里的人群问道:“这么多人,村里在搞什么活动?”
“省台在我们村拍电视剧《这里山水也挺美》,大家都来看热闹。”洪霞说:“我哥是村主任,他在办公室,我领你去见他。”
进了村委会,洪霞把沈丰介绍给了哥哥和剧组的人。沈丰礼貌地和大家打着招呼,接着他把考察美丽乡村游线路的事儿做了简单的介绍。下午,洪霞的哥哥要给剧组联系取景地,便让妹妹洪霞陪着沈丰考察,沈丰觉得这样也便于和洪霞交流,满心愿意。
午饭后,沈丰在洪霞的陪伴下沿着村后的羊肠小道,登上北山坡俯视着村庄。这是一个一百多户人家的自然村,新旧房屋错落有致,依山傍水,省级公路贯穿村庄。村东和村西布满香菇大棚,塑料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俩人下了山坡,顺着平坦的水泥路向村里走去。每个农户家的院落都干净整洁,洁白的大院外墙一幅幅精美的墙绘映入眼帘:惟妙惟肖的动物,天真可爱的卡通动漫,典雅的山水风光画……
看完村落,洪霞又带沈丰参观自己的香菇大棚。洪霞介绍,山村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所以香菇的品质好,每到采收季节,各地的客商就蜂拥而来。一个香菇大棚年纯收入三四万元。沈丰看着眼前堆放的菌棒上长满了像小伞一样的香菇,便不停地举着手机拍照。
说话间,洪霞的手机铃声响了。接完电话,洪霞兴奋地说:“我哥说剧组导演让咱俩过去,要把你们旅游公司考察的戏加进去,证明小山村有魅力。”
“行!这也是给我们公司做宣传了。”沈丰答应得干脆。按照导演的要求,沈丰和洪霞两人来了一次5分钟的情景再现。村里的姐妹们好生羡慕,冲着洪霞直笑。
傍晚,热情好客的洪霞父母招待女儿同学,特地做了小公鸡炖蘑菇、山野菜,让沈丰品尝了山里的特色美味。
山村的夜十分宁静,没有城市里的喧嚣,住在农家院的沈丰翻阅着洪霞拿来的黄丫口风景区介绍和村、镇香菇产业的发展情况的资料,思考着美丽乡村游项目的策划书。
翌日,公鸡报晓。沈丰一觉醒来,东方已现出瑰丽的朝霞,山脚下的村庄涂抹上金灿灿的光芒,村庄的上空飘着缕缕炊烟,空气中弥漫着一层薄雾,小鸟在农家院的大杨树间飞来飞去,欢快地鸣叫着。沈丰站在农家院里眺望群山,伸展双臂,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尽情地感受着山村大自然的美好。
沈丰吃完早饭,和洪霞徒步进入黄丫口风景区,洪霞像导游一样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家乡美景。
虽然眼下是黄丫口的观光淡季,但亲近大自然的人依旧络绎不绝。一路上,沈丰随手拍着照,峰峦叠翠,绵延起伏,泉水激石,溪流依山蜿蜒,水色澄碧。沈丰和洪霞沿着山路近距离地观赏着千年古松、百年森林、十年青藤、百福山泉。沈丰身临其境,顿觉这里虽然无法与国内的名山大川媲美,但却有着古朴的乡土特色。
当下,黄丫口已过了杜鹃花的最佳观赏期,但是粉红色的花朵仍然依稀可见。“这就是杜鹃花!”洪霞说,“杜鹃花是花中西施,唐代诗人白居易一诗有云:‘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我们这里每年的5月中旬到6月上旬是观赏杜鹃花的季节,花朵相拥,被称为花海,等明年你再来看吧!”
俩人登上黄丫口主峰的观景台。沈丰透过层层薄雾,连绵起伏的群山尽收眼底,景色蔚为壮观。
“三个县的交界处就在我们脚下,‘一脚踏三界’。你看,风景多美,拂晓还可看日出,现在只能看云海了!”洪霞说着唱起了歌曲《我爱黄丫口》:
辽南黄丫口,风卷云海涌;古松招手迎宾客,杜鹃含笑峻岭中;踏上三界观日出,鸟语花香万山重;啊!我爱你黄丫口,绿水青山绘繁荣……
沈丰听出这是黄丫口景区宣传片的主题歌,他知道洪霞唱这首歌是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沈丰看着洪霞唱得深情便使劲地鼓起掌来。
洪霞唱完了歌曲,手指着不远处的原始森林,说:“那里有人参栽培示范基地,我带你去看人参花!”
原始森林里,参天大树遮天蔽日,俩人小心地走着。
“瞧,这就是人参花!”洪霞指着红艳艳的花朵说。
“啊,这么艳?”沈丰用手机拍着红艳艳的人参花,顺手往下拨弄着草丛,突然他感觉手指被刺扎痛,细看有出血点。
“啊!是不是被蛇咬了?我看看……像是被蛇咬的。”洪霞听老人说过,被蛇咬了,需要用嘴把蛇毒吸出来,或是用绳勒住受伤处,不让蛇毒扩散。于是,她迅速抓过沈丰的手,用嘴使劲吮吸着。随后,她麻利地摘下头上扎着的皮筋勒在沈丰的手指上。俩人急忙下山。路上,一位热心的游客用车把他们送到了镇医院。
医生看着沈丰肿起的手指确认是被毒蛇咬的,并说幸亏当时就往外吸了毒液,要不后果不堪设想。医生给沈丰用药后要求沈丰住院观察。洪霞便精心地护理着沈丰。第二天上午,沈丰见自己没有出现异样反应,便出院返回省城了。
洪霞关心沈丰,几乎天天发微信、打视频电话询问他的情况。沈丰让洪霞不用担心,还多次把手指放在镜头前给她看。
几天后,沈丰用微信发给洪霞关于完善风景区的建议,让洪霞转给她哥哥。建议大意是:一是要扩大杜鹃花的种植面积,打造真正的花海;二是香菇产业要注重规模化,着重打造产销一条龙;三是着力发展观光农业园,让游人体验田间采摘与劳作的乐趣;四是借助风景优势、民俗文化,引入民间资本参与游玩项目建设,打造黄丫口旅游品牌。洪霞的哥哥高兴地把建议送到了镇政府,得到了镇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此镇里还专门制定了景区发展的相关规划和政策。
从此,沈丰与洪霞的微信联系愈加频繁,俩人谈天说地,有聊不完的话题,彼此也渐渐心生爱意。
十月下旬的一天,沈丰又与洪霞打视频电话。沈丰说他联系了一家苗木繁育场,苗木繁育场决定在黄丫口景区建立栽植示范基地,免费提供杜鹃花苗和紫丁香苗。还说,栽植紫丁香是为了增加观赏品种。紫丁香开花早,香气浓,还可以把旅游赏花的时间提前。沈丰叮嘱洪霞,让村里提早挖坑,适合栽植时就送花苗。
一晃到了十一月初,村里早早就组织群众上山挖好了坑。沈丰亲自带车把花苗送到黄丫口,村民们栽下了杜鹃和紫丁香,静等来年春暖花开。
最近,沈丰发现洪霞不太愿意视频聊天了,每次沈丰发起视频聊天洪霞就转换到语音,说话也有一句没一句,后来竟然不接沈丰的电话了。
沈丰心生疑惑,难道怕我要花苗款吗?我都说了那是免费提供的呀!难道是她处对象了,怕我给她带来麻烦吗?沈丰沉不住气了,他拨通了洪霞哥哥的电话,经过再三追问,洪霞哥哥才说出了实情。原来洪霞得了“吊线风”,口眼歪斜,一直也不见好转,她整天躲在家里,连香菇大棚的活都雇人干。沈丰听后挂断电话,傍晚就开车来到了洪霞的家。沈丰的突然到来令洪霞手足无措,她捂着脸背对着沈丰。沈丰走过去扶着她的肩头,微笑着说:“这点小毛病就把你吓住了?明天我带你去省城看医生。”
“你怎么知道的?”洪霞流着泪,用拳头捶打着沈丰的肩头。
洪霞在省城住了十多天院,“吊线风”完全治愈,美丽的笑容像杜鹃花又开在了她俊俏的脸上。沈丰开车把洪霞送回家,洪霞的父母看着女儿和沈丰高兴得合不拢嘴。中午,洪霞的父母张罗了一桌农家饭菜,还叫来了洪霞的哥哥和嫂子作陪。
吃饭时,沈丰说公司的美丽乡村游线路基本定了下来,明年杜鹃花花开季,美丽乡村游的第一站就到黄丫口,还说他现在正在为村里联系对接香菇深加工项目,让洪霞静候佳音。
转年春暖花开,杜鹃花绽露芳容。
一个晴朗的上午,黄丫口景区游人如织,六辆大巴车连成一条长龙开到了黄丫口的山脚下。车上下来的近300名游客,他们兴高采烈地观景、赏花、买农产品,乐在其中。
夕阳西下,游客们陆续上车准备返程,沈丰和洪霞站在一棵老槐树下道别,沈丰对洪霞说:“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带队到黄丫口旅游。”
“为什么?”洪霞急切地问。
“我要和你一起在黄丫口创业啊!”沈丰微笑着说。
“你是不是又开玩笑了?”洪霞嗔怪道,“你在省城有体面的工作,事业肯定有发展,再说创业不易呀!”
“体面是给人看的,价值是自己创造的。乡村振兴给了我们年轻人很多创业机会,我们应该大显身手。”沈丰满怀信心地说:“今早我接了一个电话,我联系的投资商愿意到黄丫口投资香菇深加工项目,同时还要利用废菌棒生产有机肥料。下周,我就会陪他们与市政府进行项目洽谈。”
“沈丰,当年‘小纸条’的事,对不起啊!”洪霞涨红了脸。
听洪霞这么一说,沈丰爽朗一笑,说:“当年的‘小纸条’只能算儿戏,现在我会用心对你说,我爱你!”